品牌出海,做B端生意还是很香的:

客单价更高,客户粘性也更强。

那么问题来了,没有任何海外人脉的我们,如何低成本的去挖掘客户呢?

增长密码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谷歌地图上。

具体实操方法是这样的:

1.确定商家类型

首先,不是所有的实体商家都有采购你的产品/服务的需求的。

比如我是做社媒代运营,那高毛利的美甲店肯定就是我的重点目标。

因为美甲这种强视觉的服务天然就更容易在社媒上被种草。线上来的任何用户对于实体店老板来说都是增量,人家自然而然愿意买单。

不过这还不够。

要知道美甲店也分很多种类型的:

从运营模式来说,他们是夫妻老婆店还是连锁加盟?

从商业模型来说,他们是纯线下地推还是已经做过线上营销了?

不同客户,它对采购服务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好是先做几波小样本测试:

选择2-3个不同类型的商家各开发10-20个客户,看看哪个类型的响应率和转化率最高,然后集中火力专攻那个类型。 

宁可在一个细分市场里做到极致,也不要在多个市场里浅尝辄止。

2.API爬取商家线索

有了精准的目标客户画像,下一步就是要找到这些客户的联系方式。

因为大部分的海外实体商家都会在谷歌地图上注册信息,所以Google Map的API就是我们开发客户的神器了。

当我们确定好目标城市和商家类型以后,直接用API搜索相关关键词,获取商家列表。

即使API返回的结果里没有商家的邮箱或者电话也没关系。

市面上已经有很多成熟的B2B线索匹配软件可以帮我们快速爬取到这些信息。

另外,在爬取过程中要设置好过滤条件:

比如评分在4.0以上的商家,或者在近半年内有更新的商家等等。

否则忙活了半天找到的都是垃圾商家,又浪费了精力又亏了钱就得不偿失了。

3.精简产品/服务卖点

有了商家线索,不要直接群发邮件。先好好的把你的产品卖点精简一下。

B端客户往往都没什么耐心。他们只关心你能解决什么问题,是降本还是增效?

这也就意味着,客户是没时间看你的长篇大论的。

一封50-100字的邮件,你就必须把自己产品的核心卖点用最简单的话说清楚,并且保证你的解决方案能打中商家最痛的那个痛点。

那想要先做到这一点,虽然不需要做深度调研吧,但好好翻一下客户的谷歌评价和社媒评论区也是必须要做的基本功了。

别觉得麻烦,B端销售是关系生意,个性化和专业性比规模化更重要。

4.邮件+Cold Call+Linkedin三管齐下

邮件开发客户是好,但站在2025年这个时间节点,是绝对不够用的了。

毕竟老板们每天都被上千条邮件疯狂轰炸,哪会有精力去搭理一个卖东西的陌生人。

所以要想成功拿到订单,我们就必须邮件+Cold Call+Linkedin三管齐下。

上来就打Cold Call肯定是骚扰电话,但如果跟前期邮件铺垫结合的好,转化率其实没大家想的那么差。

最后我想重点说的是Linkedin。

领英作为一个B2B的社媒平台,天然就有着更强的信任感。因为本来就是个聊业务的平台,大家对销售也不会有太强的抵触心理。

特别是如果你已经在领英上开始做个人IP了,那即使是直接发广告,因为有一层社交背书,大部分老板也是非常愿意跟你约个电话聊聊的。

5.搭建AI工作流

前面说的这些步骤,如果全部人工操作,效率还是太低。

通过AI Agent的自动化功能,我们可以让AI帮我们自动完成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线索抓取。

再通过大模型已有的AI Research功能, 第三步的卖点精简也能快速完成了。

最后把这些节点都串联起来,放进一个不断迭代和优化的AI工作流里面,一个24小时运行的,有着强大功能的的B2B获客机器就被我们简单搭建起来了。

而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精力放在最后一步:在一次次的会议中,把订单close掉。

毕竟AI只是工具。B2B的核心还是客户关系:

我喜欢你,什么货都有得谈。

我不喜欢你,什么条款我都不听。


总而言之呢,要想做好B端生意,你就得是个感性+理性的多面手。

相信经历过多年外贸洗礼的我们,现在有了AI的赋能,这个世界真的没有难做的生意。


供应链/品牌出海资源对接

欢迎有需求的老板+V: yztfc123



点赞(16)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