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个拥有3.3亿消费者和全球最复杂零售生态的市场。对于志在出海、逐鹿全球的中国新品牌而言,理解并精准选择零售渠道是成功迈出第一步的关键。 然而,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商店形态,很多品牌感到无从下手。美国零售渠道究竟有多少种?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新品牌应该如何根据自身实力选择合适的渠道? 今天,我们就根据经典的分类体系,为您深度拆解美国市场的14种主要零售渠道,并通过代表性案例进行分析,最后结合资金、供应链、产品创新等不同优势,为您提供针对性的渠道策略建议。 这不只是一份渠道清单,更是一份帮助您构建美国市场渠道蓝图的指南。 01. 美国零售渠道全景图:14种类型深度解析 根据零售业态、商品范围、价格策略和运营模式的不同,美国零售渠道大致可分为以下14种类型: 1.百货商店 (Department Stores) 定义:提供种类广泛的商品,分布在不同的部门,如服装、家居用品、化妆品、配饰等。通常面积较大,位于购物中心或城市中心,注重商品的多样性和顾客服务。 代表性店铺: Macy’s (梅西百货) 图片来源: 网络 案例解析:梅西百货是美国标志性的传统百货,历史悠久,门店遍布全美。它曾是购物中心的核心吸引力,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但近年来,百货商店面临电商和垂直专业店的巨大冲击,客流下滑,业绩承压。对于新品牌而言,进入百货意味着广泛曝光和品牌背书,但成本较高,且需要在众多品牌中竞争有限的货架空间,销售回报率可能不如从前。适合已有一定知名度、寻求大众市场覆盖的品牌。 图片来源: DXCC
2.专卖店 (Specialty Stores) 定义:专注于某一特定商品类别,并在该类别内提供深度和广度的选择。例如,只卖电子产品、运动鞋、书籍或特定服装的店铺。 代表性店铺:Best Buy (百思买) 图片来源: 网络 案例解析:百思买是美国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专卖店。它不仅提供丰富的产品选择,还提供专业的销售咨询、安装服务和技术支持,形成了围绕电子产品的完整生态。专卖店通常能吸引对特定品类有明确需求的消费者,客群相对精准。对于在某一细分领域具有专业优势或独特性的新品牌(如专注于智能家居、高性能运动装备等),进入这类渠道有助于树立专业形象、接触目标消费者,并获得更专业的销售支持。 图片来源: DXCC 3.连锁店 (Chain Stores) 定义:由同一公司拥有和经营的多个零售店,具有标准化的运营模式和品牌形象。(注:这个类别更侧重于零售的组织形式,而非独特的零售业态。很多其他类型的店铺如超市、专卖店等都可以是连锁店。) 代表性店铺:Target (塔吉特) 图片来源: 网络 案例解析:塔吉特是美国仅次于沃尔玛的第二大折扣零售商,但其定位和品牌形象更偏向时尚、设计感和中产阶级消费者。(Target 本身可更精确归类为折扣百货或大众商品零售商)。它涵盖了从家居、服饰到食品、电子产品的广泛品类,但选品更注重 curated 的感觉。塔吉特的强大之处在于其标准化的运营、高效的供应链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对于有一定规模和生产能力的新品牌,与塔吉特这样的全国性连锁店合作,意味着巨大的订单量和品牌知名度的迅速提升,是实现规模化增长的重要途径。 4.折扣店 (Discount Stores) 定义:以低于正常零售价的价格销售各种商品的零售店。它们通过大批量采购、降低运营成本或销售自有品牌商品来提供优惠价格。 代表性店铺: Grocery Outlet, Aldi 图片来源: 网络 案例解析: •Grocery Outlet: 以机会性采购(Opportunistic Buying)模式著称,低价采购临期、过季或过量生产的品牌商品,价格极具吸引力但商品种类常变。适合需要处理库存或测试市场的新品牌,但品牌形象控制较弱。 •Aldi: 作为硬折扣店(Hard Discounter),通过极致简化运营提供极低价格,自有品牌占比高且品质受认可。新品牌进入门槛高,通常需定制开发或提供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但销量稳定可观。 图片来源: DXCC 5.精品店 (Boutiques) 定义:通常面积较小,销售独特、高端或时尚的商品,如服装、珠宝、礼品等。注重个性化、 curated 的商品选择和更亲密的购物体验。 代表性店铺: Anthropologie 图片来源: 网络 案例解析:Anthropologie 虽然已是一个较大的连锁,但其门店设计和商品选品都延续了精品店的风格——独特、艺术化、充满个性。精品店的核心在于“精”和“品”,选品极具特色,通常代表某种风格或设计理念,价格往往较高。对于设计驱动、注重品牌故事和独特性的新品牌,从小型独立精品店开始合作,有助于建立高端形象、吸引对品质和风格敏感的早期用户,并获得更直接的消费者反馈,特别是对于需要体验或故事讲述的产品。 图片来源: DXCC 6.超市 (Supermarkets) 定义:主要销售食品杂货和日常家用必需品的零售店。规模中到大。 代表性店铺:Kroger (克罗格) 图片来源: 网络 案例解析:Kroger 是美国领先的纯超市连锁企业,旗下拥有众多区域品牌,门店遍布全美。它提供全面的食品杂货、生鲜,并大力发展自有品牌,注重顾客忠诚度和数字化体验。对于食品、饮料、家清、个护类新品牌,进入 Kroger 是进入主流食品杂货渠道的关键,但竞争激烈,对供应链、促销支持要求高。
7.便利店 (Convenience Stores) 定义:面积小,位置便捷,提供有限范围的、人们经常需要并希望快速购买的商品,如零食、饮料、香烟、基本食品和日用品。价格通常高于超市,但胜在便利。 代表性店铺: 7-Eleven (7-11) 图片来源: 网络 案例解析:7-11遍布城市街角和加油站,是“即时满足”的代表。消费者在此购买的多为零散、小额、急需的商品。对于单价不高、体积小、适合冲动消费的食品、饮料、小零食、应急用品等新品牌,便利店提供了高曝光和快速动销的机会。但便利店的货架空间极小,竞争激烈,分销和上架费用可能较高。 8.大卖场/超级购物中心 (Hypermarkets or Superstores) 定义:非常大型的零售店,结合了超市和折扣店的功能。提供极其广泛的商品种类,包括食品杂货、服装、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等,一站式购物。 代表性店铺: Walmart Supercenter (沃尔玛超级购物中心) 案例解析:沃尔玛超级购物中心是将普通沃尔玛和大型超市合二为一的巨型门店,商品种类无所不包。它代表了极致的“一站式”购物便利和低价策略。进入这种渠道意味着巨大的销量潜力,但也面临着来自几乎所有品类的海量竞争,品牌容易淹没在商品的海洋中。适合供应链强大、产品线宽、追求最大化市场渗透率的成熟或大型新品牌。 图片来源: DXCC 9.仓储式商店 (Warehouse Stores) 定义:采取会员制,以大包装、大批量的方式销售各种商品,价格通常低于传统零售店。店内陈设简单,有仓库的感觉。 代表性店铺:Costco (好市多) 图片来源: 网络 案例解析:Costco以会员制和高性价比的大包装商品为核心吸引力。其会员通常具有较高的忠诚度和购买力(通常是家庭采购),愿意购买大份量商品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进入Costco对产品的品质、包装规格和价格都有特定要求,对品牌的供应链和库存管理是挑战。但一旦进入并表现良好,可以获得稳定的高销量和高质量的客户群。适合能够提供大包装、高性价比产品的品牌。 10.电商/线上商店 (E-Commerce Stores) 定义: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品销售的零售商。顾客通过网站或应用浏览和购买商品,通常没有实体店面进行交易(尽管可能有关联的实体运营如仓库或提货点)。 代表性店铺:Amazon (亚马逊) Amazon官方网站 案例解析: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提供了几乎所有品类的商品。对于新品牌而言,亚马逊提供了最低的入门门槛和即时的全国乃至全球市场触达能力。品牌可以通过亚马逊FBA(亚马逊物流)解决仓储和配送问题。然而,亚马逊平台竞争极其激烈,流量获取成本高,品牌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站内运营和广告投放。自建独立站(DTC模式)也是电商的一种形式,能更好地掌握客户数据和品牌形象,积累用户数据并获得品牌控制权,但需要自行解决流量和运营问题。电商是所有新品牌都绕不开的关键渠道。 图片来源: DXCC 11.药店 (Drug Stores / Pharmacies) 定义:主要销售处方药、非处方药,同时也销售健康、美容、个人护理产品和部分便利商品的零售店。 代表性店铺:CVS Pharmacy (CVS药店) 图片来源: 网络 案例解析:CVS是美国最大的连锁药店之一,门店数量庞大,位置便利。消费者常去购买药品、保健品、洗护用品、化妆品,也会顺带购买一些零食和饮料。药店渠道对健康、美容、个人护理类新品牌尤其重要,因其具备专业的健康形象和广泛的客户基础。进入药店需要产品符合严格的监管标准,且需要与药店的自有品牌竞争。 12.奥特莱斯店 (Outlet Stores) 定义:直接由品牌或制造商运营的零售店,以折扣价销售过季、库存积压或专供奥特莱斯渠道生产的商品。通常集中在奥特莱斯购物中心。 代表性店铺: Nike Factory Store (耐克工厂店) 案例解析:奥特莱斯店是品牌消化库存、接触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重要渠道。它通常由品牌自己运营或授权运营。对于希望清理尾货、提升品牌周转效率的新品牌,奥特莱斯提供了一个有组织的销售平台。但需要注意奥特莱斯可能对品牌形象造成一定影响,不适合所有追求高端定位的新品牌。 13.家装建材店 (Home Improvement Stores) 定义:专注于销售用于房屋建设、翻新、维修以及园艺所需材料、工具和设备的零售店。 代表性店铺:Home Depot (家得宝) 图片来源: 网络 案例解析:家得宝是全球最大的家装建材零售商。其主要客户是房主、DIY爱好者和专业承包商。对于新品牌而言,如果您的产品是工具、建材、涂料、园艺用品、智能家居安装配件等与房屋相关联的品类,家装建材店是核心渠道。这要求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具备耐用性和实用性,且需要针对特定客群进行营销。 14.快闪店 (Pop-Up Stores) 定义:在特定地点和时间内短暂开设的临时零售店。可以是品牌推广、测试市场、销售季节性商品或创造话题的一种方式。 代表性店铺:Spirit Halloween (万圣节季节性快闪店) 图片来源: 网络 案例解析:快闪店灵活性高、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短期),是新品牌测试市场反应、打造沉浸式品牌体验、制造话题和社交媒体声量的好方法。特别适合注重设计感、体验感或季节性强的新品牌。它不是一个持续产生销量的渠道,更多是作为品牌营销和市场探索的工具。 图片来源: DXCC 02. 新品牌出海美国的渠道策略:根据自身优势选择路径 理解了这14种渠道后,新品牌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规划进入美国市场的渠道路径。以下是根据资金、供应链、产品创新等不同优势,推荐的几种典型渠道策略: 资金有限的新品牌:独立店/本地渠道(试水)→ 区域连锁(放量)→ 垂直专业店(溢价) 策略逻辑: 资金有限,意味着无法一开始就投入巨资铺设全国性渠道。应从低成本、可控的渠道开始,逐步积累经验、验证产品、获得现金流,再逐步拓展。 具体路径: •起点 - 独立店/小型本地渠道 (类似小型精品店、本地市集、社区小店,甚至初期的品牌独立站+针对性社媒营销):成本最低,可以直接面对早期用户,快速获得反馈,打磨产品和品牌故事,特别适合测试高价值、需要体验或故事讲述的产品。例如,可以在洛杉矶或纽约的潮牌聚集区开一家小型快闪或独立店,或者在本地健康市集销售食品。同时通过独立站和社交媒体积累第一批用户。 •中期 - 区域连锁 (Regional Chain,例如加州的 Lazy Acres 等专注于天然有机食品的区域性连锁超市,或某些区域性百货/专卖店分支):在产品和品牌初步验证后,寻找与品牌调性契合的区域性连锁店合作。这类渠道规模适中,对新品牌相对开放,可以帮助品牌在一个或几个核心区域实现规模化销售和品牌曝光,验证其在更大范围内的市场接受度。 •长期 - 垂直专业店 (Vertical Specialty Store,例如全国性的 Whole Foods Market 超市 - 属于高端专业食品店,或大型专业连锁如 Sephora 之于美妆品牌):成功进入区域连锁并站稳脚跟后,凭借积累的销量数据和品牌影响力,瞄准全国性、具有行业权威或高端形象的垂直专业渠道。进入这些渠道能显著提升品牌背书和溢价能力,稳固在特定品类中的地位。 供应链强者的新品牌:折扣超市/大卖场(走量)→ 仓储会员店(规模)→ 进一步渠道拓展(品牌提升) 策略逻辑: 如果品牌在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方面拥有强大优势,能够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那么应优先选择能够最大化利用这一优势、快速实现销量和规模的渠道。 具体路径: •起点 - 折扣超市/大卖场 (Discount Stores/Hypermarkets,例如 Walmart):直接进入沃尔玛这样的折扣巨头,利用价格优势快速打开市场,获得巨大的基础销量。这需要供应链能够支持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和稳定的供货,并满足其在包装、物流标准化方面的高要求。 •中期 - 仓储会员店 (Warehouse Stores,例如 Costco):在折扣渠道积累一定经验和产能后,进军Costco。Costco对供应商的要求很高,但一旦进入,可以获得非常忠诚的会员群体和更大单笔采购量的订单,进一步提升规模效益和供应链效率。这需要品牌能提供适合大包装销售的产品。 •长期 - 进一步渠道拓展 (例如 Target等大型连锁融合店或其他相关渠道):在通过前两类渠道实现规模化后,可以考虑进入塔吉特或其他大型融合型连锁卖场,或根据品类拓展到其他合适的渠道。在这些渠道,除了继续追求销量,品牌可以尝试推出更多样化的产品线,提升货架位置和陈列,并借助卖场的营销活动,在消费者心中建立更清晰的品牌形象,不再仅仅依赖低价。 图片来源: DXCC 产品创新派的新品牌:DTC/线上策展平台(造势)→ 社交媒体引爆(口碑)→ 全国连锁(收割) 策略逻辑:创新型产品往往具有独特性和话题性,更容易吸引追求新鲜和品质的早期用户。应先通过能够突出产品特色、精准触达目标用户并快速传播口碑的渠道(通常是线上),制造声量,再 leveraging 这些声量进入大众市场收割。 具体路径: •起点 - DTC独立站 / 线上策展平台 (例如通过高颜值、有故事的品牌独立站进行DTC销售,或与Thrive Market这类健康有机产品会员制电商合作):这类平台或模式能帮助创新产品快速找到对其感兴趣的种子用户,获得高质量的初期反馈,并更好地控制品牌形象和用户数据。 •中期 - 社交媒体引爆 (Social Media Buzz):结合产品的独特性和在初期渠道获得的良好反馈,大力投入社交媒体营销(Instagram, TikTok, YouTube等),与调性匹配的KOL/KOC合作,通过用户生成内容(UGC)制造话题,形成病毒式传播,将产品从一个小众圈子推向更广泛的线上受众,产生线上热度。 •长期 - 全国连锁 (National Chain,例如 Target, CVS, Sephora 等与产品品类相关的全国性连锁店):凭借线上积累的巨大声量、市场需求数据和品牌认知度,与全国性大型连锁零售商洽谈合作。这些连锁店需要能够吸引年轻消费者和带来新增长的创新产品。一旦进入,品牌就能将线上热度转化为线下销量,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收割”,将创新优势转化为市场份额。 DXCC. 美国零售渠道体系庞大且复杂,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成功模式。每个新品牌都需要深入研究自身的特点、产品优势、目标客群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结合自身的资金和资源状况,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渠道进入和拓展策略。 从一个或几个点开始,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根据市场反馈灵活调整,是新品牌在美国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希望这篇优化后的文章能为您提供一个更清晰的框架和更有益的参考。 【直播回顾3】:关税风波下,美国零售市场将如何变化?给中国品牌的启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