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1992,阅读大约需 10 分钟

经过上篇文章我是如何用每天10美金的预算,找到第一个“盈利广告”的?

讲了广告的基本逻辑和模型。

很多人后台私信,想让我继续讲广告的打法。

说实话,这个东西没法太详细的说,因为每个人对好和坏的要求程度不同,同时每个人的目的性不同,这就没办法把我们自用的那一套和盘托出,即便如此,也拿去用不了。

所以我想了想,不如就讲一些一般规律。

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讲到哪算哪吧,做好这几件事,起码能让你在纷繁的广告数据中,有个好的开始。

书接上回,你30-50美金广告做完了,几家欢乐几家愁。

但我这里要说,好的也别太高兴,坏的也别太气馁。

你要记住,这份报告的数据样本实在是太小了,并不具备非常明确的分析特征。

我们用这个方式寻找的是,排除掉明显不行的方案,并找到有潜力的信号。

下面我要介绍一套详细分析广告数据的诊断流程。

拿来就能用,用了就见效。

第一部分 调整数据面板

Facebook也好,INS也罢,很多广告平台的后台,各种乱套,什么模块都有,看着直迷糊。

咱们得先整理这些模块,让我们的注意力更聚焦。

无论你使用的是什么平台,我希望你可以把以下11个选项单独列出来。

如果没有可以找相似的,或者留意具体数据上肯定有这个,那也可以。

他们是:

  • • 投放状态 (Delivery)
  • • 预算 (Budget)
  • • 花费金额 (Amount Spent)
  • • 出站点击次数 (Outbound Clicks)
  • • 链接点击次数 (Link Clicks)
  • • 点击率(链接) (CTR (Link Click-Through Rate))
  • • 单次链接点击费用 (CPC (Cost Per Link Click))
  • • 加购次数 (Adds to Cart)
  • • 发起结账次数 (Initiates Checkout)
  • • 购买次数 (Purchases)
  • • 广告花费回报 (ROAS (Purchase ROAS))

这些是本次分析诊断流程需要用到的。

有的同学要问了,这些数据项目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指标,但是为啥要加“出站点击”和“发起结账”呢?

  • • 出站点击VS链接点击:目的是,能帮你发现隐形杀手---你得网站是不是加载速度太慢了?
  • • 发起结账:这是比加购更黄金的指标!表示的是,客户到底是被你产品卡住了,还是被你得运费吓跑了。

第二部分 五步诊断法

第一步,流量诊断

主要是分析你做的广告,吸引力及格了么?

  • • CTR (点击率) 和 CPC (点击成本)
  • • 诊断逻辑:CTR告诉你素材的吸引力,CPC告诉你获取这个吸引力的成本
  • • 解读:
    • • CTR:对大部分20-50美金的快消品,我们可以参考把1.5%作为一个参考线。但要记住,不能硬套!高客单价、小众产品,CTR可能更高。泛受众、低价产品,CTR低于1%也能盈利。我们要看相对性,别看绝对值。如果CTR过低,比如0.4%,大概率是你得图片视频不够吸引人。
    • • CPC:同样,对于欧美市场,1.5美金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参考值。但这和你的产品利润,和品类竞争有直接关系。这个指标就是要让你自己做个选择:我的产品利润,能支撑我为这个价格的CPC付出几次代价。

      如果CPC过高,说明你得受众选择的太卷了。

第二步,着陆页诊断

看看你的客户进店了,是不是秒退走了?

  • • 出站点击次数 vs 落地页浏览量 (Landing Page Views)
  • • 诊断逻辑:如果出站点击是100次,落地页浏览量只有70次,说明有30人在你站点完全加载出来前就失去耐性了
  • • 怎么办?先别急着优化广告,去检查站点速度。使用Google PageSpeed Insights测一下就知道了。

第三步,产品页诊断

我的产品,能打动客户么?

  • • 加购次数 (Adds to Cart)
  • • 诊断逻辑:如果有大量健康的点击,但加购次数寥寥无几,问题就非常明确了。
  • • 怎么办?暂停广告!问题大概率出现在你的产品页上。立刻检查:价格是不是没有竞争力?产品描述过于平淡?图片不够吸引人?有没有客户评价来增加信任感?

第四步,购物车诊断

临门一脚,顾客为啥放弃?

  • • 发起结账次数 (Initiates Checkout)
  • • 诊断逻辑: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有大量加购,但是发起结账的人数断崖下跌,恭喜你,问题范围已经缩小到购物车了。
  • • 怎么办?立刻检查购物车页面,是不是有高昂的惊喜运费?是不是结账流程太复杂,要填一大堆东西?90%是太麻烦了,好好简化流程。

第五步,盈利诊断

都出单了还诊断啥?

  • • ROAS (广告花费回报)
  • • 诊断逻辑:这是最终审判的指标,告诉你花1块钱广告费,能带回几块钱的销售额。
  • • 怎么办?计算你的ROAS盈亏平衡点,不会去补课我是如何用每天10美金的预算,找到第一个“盈利广告”的?

    1、计算盈亏平衡电ROAS

    公式:

    产品售价/预估毛利

    举例:一件T恤卖30,成本10。盈亏平衡比=30/20=1.5

    2、对照诊断

    如果你的实际ROAS>1.5,那么这个广告在赚钱。

    如果你的实际ROAS<1.5,那么你这个广告在亏钱。不过别灰心,回头按照前四步的诊断,找出问题去优化。

  • • 【特别提示:不可盯死ROAS】

    1、平台ROAS≠真实利润:广告告诉你ROAS是3,但刨去成本运费手续费退货。。。可能只是微利,这个数字是你的毛收入,要结合自己更细致的利润表去计算。

    2、警惕首次购买陷阱也叫LTV思维:一个ROAS为1.3的广告,按道理说应该关了。但如果数据显示,购买这个产品的客户,未来大概率还会复购呢?你的产品是那种复购率强的呢?这个1.3的广告,你是不是就算提前投资复购了?这个需要考虑进来,切记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盯死这一个数据不去变通。

第三部分 举个例子

举个朋友的例子吧,他是卖原创T恤的。花50美金跑广告,出了1单,销售额30,ROAS只有0.6,亏的一塌糊涂,准备不玩了。

和我请教了一下,我就让他按照这套SOP会诊一下,具体过程如下:

1、流量诊断: CTR=2.2%,CPC=$0.7。非常健康!说明素材和受众都没问题。

2、着陆页诊断: 网站速度OK。

3、产品页诊断: 70多次点击,带来了10次“加购”。加购率不错,说明产品页也OK。

4、购物车诊断:问题出现! 10次“加购”,只有1次“发起结账”。他立刻去看购物车,发现他设置了一个$12的“天价”运费!而且还贪心的要人家邮箱注册才能购买。

5、开药方: 他立刻把运费策略改成了“满$50包邮”。简化了先注册后购买的陋习。

6、二次测试: 一周后,用完全相同的广告重开,ROAS达到了2.5,成功扭亏为盈!

这说明了啥?

数据本身并不重要,数据能够指引你的优化动作才重要!

最后

这套诊断流程,与其说是一套操作规则,不如说是一种假设-验证-迭代的方法论模型。

数据不会告诉你答案,但是他可以告诉你哪里才能找到答案。

 



点赞(9)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