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C姐。
大牌诸如Anker,绿联,大疆,追觅,倍思,致欧之类的大家都看得太多了
那接下来聊聊一些小众品牌做得不错的案例吧(毕竟这么多老板喜欢看案例,我也没办法只能安排上哈哈哈)!
“户外人要的不是‘大功率充气泵’,是‘高海拔露营时能揣进口袋的安全感’”——FLEXTAIL鱼尾科技创始人李涛的这句话,藏着这个深圳小众品牌的出海密码。

10 年前,他和两位同学还在做户外背包定制,却因一次高海拔露营时 “吹爆 3 个充气垫” 的窘境顿悟;
10 年后,这个以鱼尾峰命名的品牌,靠轻量化户外电器远销 160 多个国家,2024 年销售额突破 5 亿元,TINY PUMP 系列更拿下全球户外充气泵类目销冠,成为欧美露营圈的 “隐形爆款”
刷亚马逊美国站 “Camping Pumps” 类目,其 TINY PUMP X 稳居 BSR 前3

逛欧洲户外论坛,驴友们自发晒出 “用鱼尾充气泵 30 秒搞定帐篷” 的视频;打开其独立站(flextailgear.com),从 “徒步装备指南” 到 “露营急救技巧” 的原创内容层出不穷。
比起追觅、安克这些巨头,鱼尾科技更像 “户外圈的技术极客”,靠精准戳中细分场景痛点,在独立站和社媒上走出了独特的小众品牌成长路。

01
从 “背包定制” 到 “户外神器”:理工男的痛点逆袭路
李涛与户外装备的缘分,始于一次狼狈的露营经历。2015年,他和团队在尼泊尔徒步时,带的传统充气泵不仅重达2公斤
还因低温罢工,三人轮流用嘴吹气40分钟才充好床垫,“呼出的水汽冻成冰碴,第二天垫子就漏了气”。
彼时的户外装备市场正陷 “参数怪圈”:国际品牌拼 “功率”,充气泵动辄标 “150W” 却忽略便携性;
国内厂商拼低价,几十元的手动泵费力又易坏。三位理工男却绕开内卷,扎进户外社群找痛点:
徒步爱好者说:“背包已经 30 斤,多带个充气泵堪比负重训练”;
房车玩家吐槽:“传统泵要插电,野外想用只能接车载电源,线还总缠在一起”;
亲子露营家庭发愁:“晚上起夜要摸黑找手电,泵和灯得带两样,太麻烦”。
“户外装备卖的不是‘功能’,是‘不添乱的体验’。”2016年鱼尾科技转型后,第一款产品就打破常规 —— 推出 “MAX PUMP便携充气泵”,重量仅200 克,比手机还轻,支持Type-C充电,既能充帐篷又能当手电筒。
没想到在户外论坛一经曝光,就被驴友疯抢,3个月卖空5000台,有人留言:“终于不用背着砖头去露营了”。
此后鱼尾科技的 “场景爆款” 不断迭代:
2018 年推出 “TINY PUMP 系列”,体积缩小到巴掌大,重量仅110克,能塞进牛仔裤口袋,还能给游泳圈、瑜伽球充气,亚马逊上线即冲进BSR 前 10,用户评论中 “ultra-light”(超轻)关键词占比超90%;
2022 年推出 “MOSQUITO LANTERN 驱蚊灯”,集成驱蚊、照明、充电宝三大功能,续航达20小时,成了东南亚露营季的 “断货王”,Lazada 单月销量破 1.2 万件;
2024 年推出 “BREEZE FAN 折叠风扇”,可挂在帐篷顶,支持太阳能充电,因在沙漠露营中表现稳定,斩获美国优良设计奖,欧美户外店上架即售罄。
到2024年底,鱼尾科技已覆盖 “露营、徒步、房车、亲子” 四大户外场景,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 800 万台。行业分析师评价:“他们没跟北面拼品牌,没跟迪卡侬拼低价,却靠‘把装备做小做精’,在细分市场挖了座金矿。”
02
独立站:内容引流占比 68%,户外知识社区的 “隐形魔力”
如果说亚马逊是鱼尾科技的 “销量窗口”,独立站就是它的 “用户沉淀池”。2025年1-6 月,其独立站总访问量达380万,月均访问量50万

内容引流占比高达70%以上 (直接+搜索+社交),远超户外品类平均的35%,甚至比迪卡侬户外板块(42%左右)高得多

这背后是鱼尾科技对 “户外知识 + 产品场景” 的深度绑定:
SEO 精准狙击场景需求,不抢 “best camping gear” 这类大词,专攻 “lightweight air pump for backpacking”(徒步用轻量充气泵)、“solar fan for desert camping”(沙漠露营太阳能风扇)等长尾词,这些关键词自然排名前3位,带来的流量转化率比付费流量高5倍;
Blogs专区简直变成 “户外百科”,独立站开设 “FLEXTAIL Outdoors Guide” 板块,每周更新 “高海拔充气技巧”“雨天露营装备保养”“亲子露营安全清单” 等实用内容
每篇都嵌入对应产品 —— 比如《徒步10公里,我只带这3件装备》一文,详细讲解 TINY PUMP 的便携优势,发布后30天带动该产品销量增长70%以上,收获1500 条用户实战留言。
从流量结构看,鱼尾科技的 “用户粘性” 堪称行业标杆:
数据可见,鱼尾科技的内容引流占比比迪卡侬高许多,付费搜索占比却仅为其 1/4—— 这意味着,它靠免费的户外知识内容,就精准捕获了核心用户。
用户画像更凸显 “垂直属性”:
年龄分布:25-35 岁用户占比 52%(年轻驴友、房车玩家),36-45 岁用户占比 28%(亲子露营家庭);
地域分布:美国占比 35%(最大市场),澳大利亚占比 12%,德国占比 9%,新西兰占比 7%(均为户外热门国家);
行为特征:76% 的用户会浏览 Blogs 专区,平均停留时间达 8 分 20 秒,远超行业平均的 3 分 15 秒。
“我们的独立站不是‘卖货页’,是‘户外爱好者的交流圈’。” 鱼尾科技运营负责人说,“有用户从一篇露营指南追到下单,后来还成了我们的社媒内容创作者,这就是内容的力量。”
03
社媒:垂直红人种草,把产品 “种” 进真实场景
在社交媒体上,鱼尾科技没有盲目涨粉,而是深耕户外垂类,精准触达核心用户。
截至2025年8月,其TikTok、Facebook、Instagram 粉丝合计超百万,其中YouTube 账号(@FLEXTAILGear)粉丝达 58 万,虽不及迪卡侬的千万级体量,但视频平均互动率达 8.7% ,是行业平均的3倍。


其社媒打法的核心是 “真实场景 + 垂直红人”,拒绝泛娱乐化:
欧美市场:绑定专业户外博主
在美国 YouTube,与45万粉丝的户外测评博主 Dan Becker 合作,拍摄 “高海拔露营装备实测” 视频 —— 博主背着 TINY PUMP 登顶 4000 米山峰
现场演示 30 秒充好防潮垫,对比传统充气泵的狼狈,配文 “Lightweight wins every time”(轻量永远是王道),播放量达 64 万,评论区全是 “求链接” 的留言,直接带动亚马逊销量暴涨 40%。
在Facebook,建立 “FLEXTAIL Camping Club” 社群,鼓励用户晒出 “我的极简露营装备”,每月评选最佳晒单送新品,目前社群成员超 8 万人,UGC 内容占比达 60%。
东南亚市场:主打亲子露营场景
TikTok,开设本土账号 @FLEXTAIL_Thailand,联合泰国母婴博主 @MamaCamp 分享 “带娃露营必备神器”——
博主用驱蚊灯哄睡孩子,再用充气泵快速搭好帐篷,配文 “妈妈再也不用累垮了”,播放量达 280 万,带动 Lazada 小店驱蚊灯月销破 8000 件。
数据显示,2024年鱼尾科技东南亚市场销售额达 8200万美元,同比增长 95%,其中亲子场景产品占比超 55%。
澳洲市场:聚焦极限户外场景
在澳大利亚 Instagram,与攀岩达人 @ClimbOz 合作,展示 “岩壁露营装备”—— 达人将折叠风扇挂在攀岩帐篷里---
配文 “40 度高温也能睡个好觉”,帖子点赞超 6 万,不少极限运动爱好者留言询问 “能抗住强风吗”,品牌客服即时回复并附上实测视频,转化率提升 25%。
不做 “户外巨头”,只做 “场景专家”
从深圳工作室到全球户外细分赛道领跑者,鱼尾科技的出海路,没有走迪卡侬的 “全品类路线”,也没有走北面的 “高端品牌路线”,而是靠 “把小众场景的需求做到极致”,赢得了核心用户的认可。
李涛说:“我每天都会刷户外论坛,有个美国用户说‘带着 TINY PUMP 完成了 100 公里徒步,它比同伴还可靠’—— 这比‘年销 5 亿’更让我热血沸腾。”
2025 年,鱼尾科技计划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开设 12 家 “场景体验店”,专门打造 “高海拔露营”“亲子露营” 体验区;还打算推出 “AI 天气适配” 的智能充气泵,能根据海拔自动调节功率。
有人问鱼尾科技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李涛说:“不做‘第二个迪卡侬’,也不做‘第二个北面’,只做‘鱼尾科技’—— 让户外爱好者想到‘轻量化装备’,就先想到我们。”
或许,这就是小众品牌的出海新路径:不用靠规模取胜,不用靠广告砸量,只要精准读懂一个细分群体的需求,用极致产品和内容建立连接,就能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
以上!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